
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推动力必不可少。
在超级计算机行业,过去一直高大上,每秒运算能力达到十亿亿次、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似乎让普通的行业与应用望尘莫及,因而,阳春白雪的超算通常应用在传统的科学计算及国家重大工程领域。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百行百业的数字新基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超算逐渐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超算与云计算技术的创新 ,超级云计算中心的诞生与发展,驱动着超算成为行业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从贵族时代走向普惠时代,超算新基建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勇立潮头踏歌行 九年磨剑露锋芒
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北京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正式成立。
到2020年,也就是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发展的九周年了。
历经九年的发展,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奠定了超算领域后劲十足的基础。
几度春秋,几度寒暑,几多汗水,几多收获。
2020年11月15日, 二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召开,会上同期公布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排行榜TOP100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A分区荣登TOP100榜单 3位,通用算力 一。
对于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A分区来说,采用的硬件架构值得一提。据介绍,A分区其设备供应方为戴尔科技集团,计算节点规模高达3000个,共计采用了6000个AMD新 的7nm制程工艺服务器处理器,即业界赫赫有名的代号为“Rome”罗马的 二代EPYC(霄龙)7452处理器,总核数为192000。同时采用了可以实现PB级大容量数据存储的开源并行文件系统Lustre,以及高带宽低延迟的FDR InfiniBand专用高速互联计算网络。
终,系统峰值高达7.03 PFLOPS,Linpack实测性能高达3.74 PFLOPS,Linpack效率53.20%。
同时,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通用算力目前已达10PFlops,CPU总核心27万核,与传统企业用超算相比,性能要高数千倍。到目前为止,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总用户数已经突破30000,并且仍在持续快速增长。
不忘初心启普惠 细分超算铸辉煌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对于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给中国超算带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超算在百行百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在尖端超算、通用超算、行业超算三大服务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丰富的发展机会。
踏歌而行超算路,通用普惠广赋能。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不忘服务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初心,不忘推动中国超算行业进步与行业普及的初心,在行业领域进一步推动并加速超级云计算服务模式的落地与发展,满足了行业用户随需而用的计算需求。
作为超级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聚焦通用计算市场,面向海量无超算资源的用户以及中小微超算用户,提供“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好”的优质服务,让用户通过“超级云”来完成作业。
由此而言,以往阳春白雪的超算,很快得以在百行百业中广泛发展起来。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更接地气的超算细分服务,满足各类行业用户的需求,为超算的商业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超算分区方式,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实现了创新超算资源的按需按区类型的细分。
面向不同类型的行业用户需求,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提供不同的计算资源,目前主力分区是A分区,同时还有T分区、M分区、IO分区,以及科技云9分区、12分区、15分区、17分区、19分区等。通过分类提供资源,轻松实现随需供应、不排队、省心省时计算服务。
全球云观察分析指出,动态扩展和按需分区,对于超算走向商业化,走向行业化,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细分超算服务,需要做到对计算架构的技术掌控,以用户应用需求特点为核心,组建不同分区的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与网络互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立足分区实现超算的云化服务特点,让超算像公有云服务一样,满足企业用户按需采购的发展趋势。
行业落地乘风起 生态聚力谱华章
九年多的超算行业积累,持续创新演化,推行超算普惠价值,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聚焦万核、千核以下的通用超算应用,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应用,在超算+云计算的 体系架构上,以此适应多元化多种类的计算负载需求,带来了行业落地的新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