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教育发展功在千秋
古城泉州渐显现代都市风貌
要GDP,也要幸福指数。美好家园怎么建设?指标正越来越细化,每一处着力点都与咱们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泉州市 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徐钢说,未来5年,泉州要更加重视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更加重视人口素质、文明水准的提升,更加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只有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将泉州建成人民生活质量好、文明程度高、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民生】 热点难点 转向“医学住行”
医——构建环湾核心区医疗服务圈
【报告摘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解读】据泉州市卫生局局长蔡丽静介绍,过去5年,泉州在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销售零差率等,以及实现新农合全覆盖等方面,共投入28亿元,如此“大手笔”,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也基本缓解了“因病返贫”现象。
今后,泉州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据悉,至2015年泉州将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力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今后5年,泉州还将加快环泉州湾核心区医疗服务圈建设,继续抓好泉州市 一医院城东院区、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市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病房楼、市光前医院病房楼、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整合市中医院、正骨医院、中医外科医院资源,建设中医联合医院;推进老年医院筹建工作。
同时,泉州还将全面落实床位发展规划,至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增加床位8500张,力争“十二五”末期全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医疗机构也将扩充资源总量,力争到2015年,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成为县域医疗中心;实现每一个乡镇有一家卫生院。
学——合理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报告摘要】要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做强做优基础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
【解读】提及教育投入,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列举了一组数据:2000~2008年,泉州校舍建设面积共97万㎡,2009年至今,校舍建设面积即达137万㎡。在他看来,两年时间的投入超过前9年,同时,近年来,泉州投1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入学,这些就是政府重视民生的体现。
按照规划,至2014年,泉州全市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按照环湾发展的城市布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如,泉州将以名校为龙头构建城区教育集团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泉州中心城区中小学新建、资源整合和各县(市、区)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推行“集约型”规模办学,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至2015年,小学保留在1300所左右,初中(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保留在300所左右;全市中小学班额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小班教学。
另,“十二五”期间,泉州将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向城区、县城和试点小城镇集中办学;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保持在85所左右,全部实现省级达标;支持晋江等地举办“川、渝、皖、赣”高中教学班的改革实验。
住——保障性住房质量数量两手抓
【报告摘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分配和管理办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解读】“泉州保障性住房方面,将着手两手抓,加大泉州保障性住房投入,同时紧抓质量。”昨日,泉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求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未来五年,泉州将多种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加快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等其他多种保障性住房协调发展的住房保障新体系。
“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惠及面,在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将新就业职工以及有稳定职业、并在本辖区常住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泉州住房保障体系,分层次解决全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提高居住水平。”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