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都闽南网讯 拿起手机,拨出968111时,他心里想着,“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说不定是新闻呢!”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报的这个料,会是这么 性的大新闻!背后还牵出了“金汁”的前世今生,勾起厝边们的独特记忆和中医学界对民间偏方的再次聚焦。
重磅独家的背后,报料人功不可没——为奖励他“独具慧眼”,本报特地将原本的300元线索费,追加到1000元!
他就是58岁的四川人老董,“金汁”大起底系列报道的报料人。“我找了几家店,才找到了一份海都报。人家给我其他报纸,我没要!”老董说,有好料,就想着报给海都。暖阳下,老董踩着三轮车,笑着说,因为“海都好!我喜欢看!”还因为,他跟海都报有着特别的情缘。
【报料故事】兜转街巷 为寻海都报料热线
初见老董,在南俊巷鲤城大酒店门口,他穿着一件军绿色外套,踩着一辆三轮车。那是在他报料后大约半个钟头。“我就在这里等,不然你们找不到!”过后才知道,他是特地推掉生意,从中山路骑过来给我们带路的。老董爱笑,笑起来给人很忠厚的感觉,一口浓重的川普。
报料,说来有点曲折。当天,老董受雇从承天寺载那些装着“金汁”的陶瓮到花桥宫。“从来没见过,听说是埋了几十年的药,我想,很珍贵吧!”老董越琢磨,越觉着“挺有意思”,说不定是新闻呢?报纸上不是说,有新闻就打电话嘛。
他决定,要打电话给海都报。平常,空闲时,他常看,“内容多,好看!”可是,一时,竟然忘了报料电话是多少,旁边又没地方买,咋办?
老董说,当时着急啊,幸好刚骑到西街,路过一家店,跟店主认识。“我就跑过去,问他有没有海都报?”老板拿出另外一份报纸,问他“这个行不?”老董摇摇头,不行,就要海都报。又问了旁边一家,还是没有……问到 三家,这才找到了一份报纸。“哎哟,终于找到了!”报纸上方,显眼地写着“新闻报料热线:968111”。
“我怕你们找不着,不接活儿了,车骑过去等着!”这报料人,可真敬业!
【海都情结】记者名片 细心保管四年多
老董全名叫董佰强,他和老婆是鲤中街道的环卫工人。两口子来泉州快20年了,几年前老董买了三轮车,两人轮流打扫。
“没什么文化,可是我爱看报纸哟!”老董两手捏着车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高小都没毕业,可爱看报,爱科学。泉州的报纸,他 喜欢海都报。“我说真的,海都报好。内容多,爱看。”老董很认真地说,海都报内容多,有曲折的警法故事,也有好玩的家长里短。每次扫完大街休息,他就跑到旁边店铺里借海都报来看。
这次报料,非海都不报,也是有故事的。“五年前,我老婆扫街时被摩托车撞倒,受了伤,你们报社有记者来采访,来看她。”多年后,老董仍然清楚记得记者的名字。印象中,来的是个年轻的女记者,让人感觉很亲切。临走时,女记者给了老董一张名片,叮嘱他:“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给我打电话”。
老董一直留着这张名片,搬了几次家,也都小心保管。只可惜,前不久的又一次搬家,忙乱中,名片给弄丢了。
【情系泉州】来泉近20年 还要继续呆下去
暖暖的阳光下,老董踩着三轮车,老婆坐在边上。两口子说说笑笑,聊着孩子的近况,说说中午饭炒什么菜,就像闲时出门逛街一样。“她不认字,看到报纸有我的照片,特地买了一份留着,打电话跟我说,报了哦!”得知报料费从300元,加到1000元,夫妻俩先是惊讶,后来,乐开花了,“谢谢你们,谢谢!”
老董有一儿一女,都在泉州,都已结婚生子。几年前,老董把年近八十的老母亲也接到了泉州。如今,一家老小已经有好几年都没回老家过年了。“泉州好啊,我喜欢泉州!”老董说, 喜欢泉州的灯火通明,老家一入夜,出了门黑乎乎。老婆则笑着在旁边补充说:“这里气候好嘞,太久没回去,一回家就生病”。
夫妻俩领着一份环卫工工资,两人轮流上街打扫。老婆扫地时,老董就踩着三轮车载人、拉货去。“一早四点多,他就要出门,扫到吃早饭。吃完早饭,我去扫,他就踩三轮车去了……”晚上,还要干到九点多十点,一个月千把块,可两口子过得乐呵呵的。
“不是我吹牛,我虽然踩三轮车,可工作却一定会先做好!”老董几次被评为“优秀环卫工”,他比划着,荣誉证书有这么一叠呢。他把三轮车打理得干净、整洁,在前后都挂了印着东西塔的画幅。“我的车好看,好多小妹都愿意坐我的车……”老董说,在泉州呆了快20年了,还要继续呆下去。“还看海都报,还给你们报料,我还要叫旁边的人,都给你们报料!”这回,他把名片放好了。(本网记者 李秋云 田米)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