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头条123   2025-05-17 17:04   2098 人阅读  0 条评论
《天赐的声音》: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一个音乐人,在音乐之外他们做着什么?他们就是在治愈和服务更多的人。”看完新一期的《天赐的声音3》,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耳畔。

   六期节目中,由胡彦斌、张碧晨改编演唱的《迷途的孤鸟》 终被选为节目 二阶段 金曲。二人在反复循环的副歌 后,加入一段对“孤鸟”的自我理解,这一段原本充满迷茫与遗憾的曲调,经由和声的表演让人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曾也为自己骄傲,满满的微不足道,飞得越来越高一切变渺小,才发现到 后只有自己是依靠”。

《天赐的声音》:在音乐中洞见你我,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改编中藏着淡淡的诗意,你可以永远相信《天赐》舞台的治愈力。”翻看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评论,少了唇枪舌剑的争论互怼,绝大多数观众回归到音乐表达本身带来的温暖和感动。而对于行进过半的《天赐的声音3》而言,这并不是 一次在真挚演唱中诉说人间温暖,新一季节目开播以来由音乐带来的温暖正持续升级。

  听得见的声音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温暖治愈

  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对于听众能够从每首音乐中获得什么,《天赐的声音》从 一季开播以来,每场表演都会引来鉴赏团以及节目观众的大量讨论。每期节目播出后,社交平台上总有相关热搜,让人们惊叹“XXX的改编让人意外”,不断地为观众挖掘出原版音乐基础上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情绪共鸣。

《天赐的声音》:在音乐中洞见你我,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到了《天赐的声音3》,这种状况仍然是常态化的节目组成。本期节目中,音乐改编风格一贯简约的胡海泉与张韶涵合作一曲《我我》,极简的歌词在反复吟唱中阐释着对自我的找寻,大量全人声的吟唱搭配弦乐淡而不寡,将一首原本已经很简单的歌推向更加高级的层次。周深在看过表演后也不吝于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整首歌里面我就一直在穿梭四个时空,你想停留在哪里, 后发现 珍贵、 重要的就是现在的时间,我觉得像做了一个梦,梦醒来之后充满了能量。”

《天赐的声音》:在音乐中洞见你我,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原来,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理解真的可以重新具象一场现实舞台的视觉形象,给人以启迪。

  不同风格的音乐人,以及他们对于歌曲本身的理解,结合个人的人生经历都被完整而具象地投射在每一次合唱歌曲的演绎之中。每位歌手因为个性、经历、价值取向的各不相同,让每个听众都能从节目的细腻表达和再现中找到不同的情感交集。《天赐的声音3》通过不同音乐人的合作创作,进一步刻画并再现激发出音乐中的力度和温度,让潜在于音乐人每次合作的各种情感温度与现实表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鲜活而生动。

《天赐的声音》:在音乐中洞见你我,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其实这一季以来,在音乐人们的合作下进一步激发出一首歌曲的温度和力度的表演还有很多。当选本期推荐金曲的《迷途的孤鸟》原作者王天阳在迷茫彷徨之际写下这首歌,经由胡彦斌细腻而感性的改编,彷徨变得坚定、迷茫更显温情;而当吉克隽逸和康姆士乐团合唱《被动》,粉色的灯光铺满全场,一个打破过往风格,一个蓄满不舍,抛开各自熟悉的演唱习惯,两人放松沉浸的合作,彼此柔和,声音丝丝入扣,用温柔的声线唱出浪漫,让“被动”成了一次浪漫的邂逅。

《天赐的声音》:在音乐中洞见你我,感受浅声吟唱和节拍声响的温暖治愈

  音乐是一种疗愈,却又不是“灵丹妙药”。它能够带给听众以不同的情感传递,却无法拯救所有人于一曲之音。好的音乐舞台 见功力,音乐人与表演都要经过一个统一的出口引发共情。就像孟佳、符龙飞在一首《门没锁》的表演之后,“舒服、开心、享受”成为观众的一致评价。很显然,《天赐的声音3》中演绎的每首歌曲,即便不能让所有人治愈,但总会让那一部分人“药到病除”。

  看得见的音乐人

  让音乐梦想在舞台绽放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03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