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时代,再到是否开放生育的探讨,每一个阶段的生育政策变化,都紧贴着时代经济的背景。在结婚率、生育率“双低”的现状下,实则是“养儿防老”的观念俨然过时的体现。独立意识的觉醒,让年轻人更加相信和依靠自己。然而,面对物价上涨、高额房价以及工作竞争等多重压力,单身男女对婚后在生育方面的思考也更加全面和谨慎。
3月12日,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了《单身男女结婚那点事》婚恋观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围绕国民生育的现状,《报告》解读了当前单身男女生对生育观的不同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诸多考虑。
生育率新低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去,人口意味着劳动力,代表着家庭创造财富的有生力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国家建设,由此迎来人口的飞速增长,生育率不断提高。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生育率开始走低,即便后来开放二孩政策,生育率也依旧没有攀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2018年下降0.46个千分点。从历史数据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 低值。
可见,生育率正在降低。生育观念的改变,与人们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精力息息相关。当还在为了碎银几两奔波,尚未好积累到财富享受生活时,人们还需要为“吞金兽”的到来做准备。孩子不仅仅是“养”,更需要涉及到“教”,这意味着需要耗费持续的经济费用,以及个人精力去养育孩子,这便使得人们对于生育的选择存在犹豫。
当前,80后、90后是婚育主力,也是经历过计划生育的一代人。在变化和极速发展的新时代下,他们接收了更多前沿的信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无限好奇,他们有主见、有想法,对上一代颠扑不破的观念不持认可。尤其在“生育是为了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方面,他们选择生育与否,更是基于现实情况。
根据《报告》统计:在影响单身男女生育观念的各种因素中,占据Top3的分别是: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精力、个人职业发展。其中,61%的单身男性与73%的单身女性认为,家庭经济实力是决定是否生育 重要的影响要素;其次44%的单身男性与56%的单身女性把“个人精力”放在了 二位。
显然,“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的劝词,早已不适用于这一代年轻人了。他们更关注自我,关注现实。婚姻和生育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人们的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体验或不体验,由自己做主。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问题,政府也不断出台新政策,来提高生育率,如延长生育假、开放二胎、生育奖励等等。
经济压力“绑架”了生育
婚育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且是持续性的。
随着婚恋成本的不断提升,单身们纷纷“望婚止步”的同时,也影响了对生育的认知。人们们从校园走出来,便面临着未来的三要素:置业、结婚、生育。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往往 一步便已将人们的肩膀压垮。
持续高涨的房价捆绑着两个家庭,买房不仅将掏空两个家庭的前包,还迫使这些年轻人不得不降低生活质量成为“房奴”。倘若再加上赡养双方的老人和生养一个小孩,人们所承担的经济压力将越来越大。
此外,在计算一下未来孩子成长、教育等经费支出时,单身男女也开始多了几分考量的心思。《报告》显示:相较离婚冷静期和结婚冷静期,52%的单身男性与60%的单身女性认为生娃冷静期也很有必要,持此观点的女性比男性高了8个百分点;且有婚史群体中,男性认为生娃冷静期有必要的比例,要高出未婚男性群体14个百分点。
而除了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各个阶段的正常教育支出,昂贵的补习班课程也成为必要开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话深深绑架着广大的父母们,并一点点榨干他们手中的前包。
这一现实写照,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的沉重房贷、微薄工资、职场竞争、阶层固化......这每一个词拎出来,都在不断降低人们的生育欲望。
观念变化下的理性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