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们将如何工作和学习?
不妨来大胆设想一下,我们驾驶着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汽车行驶在路上,车载WeLink接到会议请求,我们切换为自动驾驶模式,然后接入会议,需要处理 文件时,改为鸿蒙手机继续会议。来到办公空间,再投屏到华为办公宝协作平板继续讨论。回到家中只需登录账号,存储再云上的工作文件就可以用电脑打开······
相信未来的办公方式很快就会到来,人人都能享有智能化的工作方式。
近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对华为智能协作领域总裁孙权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孙权先生在访谈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使我们能够站在行业先驱的肩膀上初窥未来。
左: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
右:华为智能协作领域总裁孙权
How Will We Work in the Future ?
访谈中蒋老师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我们会像现在一样,一个公司或组织的大部分人员聚在一起工作,写字楼更高大,CBD的人更密集,还是分散开来远程配合,带来全新的工作和社会形态?
孙权指出,未来的工作的模式与现在相比肯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访谈中提到,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很多工作可以由机器来做,不再需要人去做。有几位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未来的工作:传统雇用时代的终结》。本书作者认为,现在90%的全职工作岗位在未来20年会消失,全职员工会变成自由工作者,企业也会把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外包公司和合作伙伴中去,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会被颠覆。
二,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对传统的办公模式提出了挑战。年轻人希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有创造性的事业,而不是大量枯燥重复的工作。
三,跟疫情有关,由于防疫的需要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要求大家必须居家办公,很多人分散在各地。后疫情时代到来,远程办公、线上办公常态化,办公的物理空间甚至办公的时间,变得多样化。
这些都对传统办公提出了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未来办公必须得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挑战。
这些正是孙权所带领的智能协作团队所投身的领域。孙权表示,华为智能协作要解决的,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办公协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智能”让机器更聪明,可以帮助人去做一些事情,节省我们的精力。“协作”要解决人和人、人和组织的连接、互动,让大家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
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 关心的就是智能技术对将来的工作方式有哪些影响了吧?下面通过访谈中提到的几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来带你看看智能协作的应用场景。
智能贴心小秘书 会议要点自动识别整理
先谈谈智能协作的“智能”,以前我们开视频会议需要许多设备,经常得配备设备保障人员,会议记录也需专门的速记人员,开会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
据孙权介绍,华为智能协作目前的产品做到了“会听”、“会看”、“会想”。可以做到在八到十米的距离内听声辨位,判断出不同参会者的位置。在结合“看”的能力,即通过人脸识别,只要是签到人员都可以识别出来,这样AI就能够知道是谁说了什么话。再结合“会想”的能力,就可以把参会者发言的要点整理出来,形成清晰的会议记录,发送到参会者邮箱。这就是华为智能协作的“多模态智能”技术。
蒋老师在访谈中谈到,在开会过程中讨论发言偏离主题的现象经常发生,假如能有人及时提醒自己,把讲话拉回主题就好了。据孙权介绍,“多模态智能”技术就可以识别发言者的讲话内容,及时提醒讲话内容是否偏题。当然,如果发言者觉得会上灵感迸发、临时所讲的内容也很精彩,希望保留,完整版的会议内容也会发送到个人指定邮箱,因为这些内容都存储在了云上,可以随机调用。
另外,“多模态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参会者的表情,智能算法“判断”参会者的状态,反馈给讲话者。
蒋昌建采访华为智能协作孙权现场
三地合唱一首歌 普惠教育就在前方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联想ThinkStation对话超图软件,解读智慧城市时代的新变局
创世资本对话《财经》杂志:90%的公链即将死亡
成都高层对话|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阿维塔11电池与麒麟同源 CHN模式一种共创共赢
对话宁德时代曾毓群:先进电池技术是全面电动化的基础支撑
对话阅文集团大神作家言归正传:挖坑要负责填的
积木云LAB对话区块链专家
年代剧:在大历史与小日子的对话中审视
西瓜视频创作人袁岚峰对话诺贝尔奖得主安德烈盖姆
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127项成果(清单)
李克强同日本经济界代表举行高级别视频对话会
对话|高至霆,在光阴的故事里野蛮生长
对话丨隋俊波:演了《人世间》,享受人世间
长三角对话大湾区,代表委员建言活力CP强上加强
对话融云COO董晗:融云何以持续领跑通信云赛道
对话左蓝创始人:射频前端器件国产化替代之路已经开启
新年巨献!《吾家吾国》独家对话“国之大家”
安徽合肥:搭建政企金对话平台 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安徽合肥搭建政企金对话平台 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对话《活着》导演张睿:希望传递给观众乐观态度
李克强将与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举行 六次“1+6”圆桌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