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遇63年来 严重干旱 多地饮水困难粮食绝收

 头条123   2025-05-19 08:17   2023 人阅读  0 条评论
河南汝州遇63年来   严重干旱 多地饮水困难粮食绝收

  【2014年7月以来,河南全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90.2毫米,是1951年以来降水量 小的年份。河南省多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粮食绝收的情况。】

  2014 年7月以来,河南全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90.2毫米,是1951年以来降水量 小的年份。尤其是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旱情的发展更为严重,遭遇了六十三年以来 严重的“夏旱”。汝州位于河南中西部,是旱情 严重的地区之一,来看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这里的调查。

  全村老少齐出动,为得一口“救命”水

  当《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到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时,几十个水桶已经在送水车旁排成了一条长龙,从老人到小孩全部出动,等待接水。朱沟村交通相对便利,送水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因此大家都挑着扁担来取水。

  记者:村里有井吗?

  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村民:没有,井都干了。

  村民韩能:我已经担一回了

  她叫韩能,今年63岁。老伴身体不好,只能靠她自己来担水。韩能家里距离送水车的距离只有几十米,但是担着四五十斤的水桶往返,对于63岁的她来说依然十分吃力。韩能告诉记者,这是送水车 三次来到这个村子,从年初干旱到现在,村里人只能靠去山下边的村子买水来度日,一次交一元前作为抽水的电费。

  村民:缺水 起码有半年了。

  韩能:半年。

  尽管县里通知这些村民,送水车以后会每隔几天来送一次水,但是韩能依然想在这次多挑上几担,刚把桶里的水倒进水缸里便立刻又返回送水车前的队伍里。直到送水车要开往下一个村子,她才终于撑不住放下了担子

  记者:这也不休息会,直接再担啊?

  韩能:再担一担。你坐,我歇歇,谢谢。

  记者:担了几担水了?

  韩能:担了三担了。昨天担的,今天又担的。

  记者:三担水够多长时间?

  韩能:三担水用一天。

  在汝州市,并非每一个缺水的村庄都能够得到县城里送来的水。一些村庄由于地处丘陵地区,山路狭窄多弯道,消防车、洒水车等大车难以开到村里送水,这里的村民便只能靠自己到附近的村子去拉水。张石磙今年63岁,家住汝州市焦村乡东沟村,和老伴相依为命。除了种地,张石磙还养了20几头羊。然而连续几年的干旱导致村里从去年下半年便供水不足,今年2月份以来则完全停水,张石磙只能一直到十几里远的地方去拉水。

  村民韩能担水度日

  河南省汝州市焦村乡东沟村村民张石磙:去年有些干,有些没干,今年是彻底干了。水从去年有些干,有些没干,今年是全部干完。一般平均都是两天,过两天以后就去拉一回水。

  今年张石磙种的三亩多地几乎没有收成,这些羊成为了他的唯一收入来源。每次拉回来的水一半以上是喂这些羊用,老两口用的只有两三桶水。

  张石磙:水现在就是一天,就是那桶,一天得三桶水。

  从东沟村到取水的刘庄村,来回约30里路。东沟村的这个村小组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只剩下几十位老人和小孩。像张石头、张石磙这样的老人不会开农用车,只能依靠牛和架子车,步行取水。张石磙家没有牛,他要取水还得借用邻居张石头老人的牛。

  记者:家里有几头牛?

  张石头:一头,那一头卖了,没水卖了。

  记者:这头牛是舍不得卖?

  张石头:这得拉水的。

  张石磙:人掌着车子把,牛在前面拉着,都是这样拉法。

   二天早上6点,天刚亮,张石磙就来到了张石头家。 两人一起出发到8公里之外的刘庄村去打水。张石磙告诉记者,往年的这个时候,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到地里忙农活,如今地里的玉米苗没有长成,打水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张石磙:这离刘庄就是三十里地,一来一回都三十里

  路上记者也碰到了取水回来的村民。这位村民告诉记者,连续几个月都得拉水,让他不得不专门贷款买了一辆车。

  记者:你这去哪打的水?

  村民:井水是从乡政府拉的,十几里远,这拉水。为了吃水,没有水吃,贷款贷8000元前,买了这车拉水。

  记者:刚买的车?

  村民:嗯。

  村民贷款买的拉水车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20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