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记者黄玥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 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篇演讲释放了哪些信息?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解析。
重申中方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在演讲中明确指出,“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从历史和现实看,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所在,是大势所趋。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面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面对层出不穷风险挑战,有人会感到困惑,有人会失去信心,也有人会回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老路。
在演讲中追历史、看当今、话未来,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只有认清这个道理,才能透过表象,把握住历史和时代前进的脉搏。
从2017年达沃斯论坛,到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在多个重大场合均发表了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演讲。他亲自部署、直接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是促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 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在博览会开幕式上, 重申中方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明确宣示: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提出各国开放合作的三个“坚持”
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才是各国应当作出的明智选择。
在讲话中呼吁,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他提出,各国开放合作应该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不难看出,“开放”“创新”“包容”是关键词。正如 强调,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这“三个坚持”无疑为各国把握发展方向、应对世界经济深刻变局,提出了有现实针对性的建议主张,释放出中国愿与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真诚意愿。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宣布五个方面更大力度的开放举措
“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不只是理论和方案,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此次演讲, 一连宣布了中国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及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
不难发现,中国出台这些举措,目的就是在开放中与世界各国一道 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郑重宣布放宽市场准入的一系列举措,并表示,“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一诺千金,目前这些举措已基本落地。
同样, 这次宣布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开放举措,也必将惠及世界。
三个“没有改变”宣示坚定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