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能听到人们这样说某个孩子:“他和爸爸长得一摸一样” ,或“她简直就是妈妈的翻版”。当我们看着孩子长大时,通常倾向于在他们及其父母之间寻找相似之处。那么,父母双方谁的基因对孩子影响更大?
答案取决于你问的是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的基因总数,还是父母的哪些基因实际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但无论哪种方式,科学家们认为答案并不完全是对半均分。
举例来说,大多数人都知道基因携带在DNA链上,这些DNA链被包装成23条X或Y形染色体。这些常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它们所包含的DNA同样来自于我们的双亲。但这个细胞实际上还有另一条染色体,就隐藏在线粒体内。2011年发表在《生理基因组》杂志上的一篇综述中称,线粒体(或可称为细胞“发动机”)可以产生细胞所需能量,并在运动和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也有自己的DNA,而且我们只能从母亲那里继承。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遗传学家马瑞卡·查拉拿保斯(Marika Charalambous)说:“这是个明显的例子,表明孩子更像母亲而非父亲。”
许多研究表明,我们的线粒体DNA在我们的运动耐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母亲的基因可能更重要。例如,西班牙和以色列的科学家研究了一种线粒体基因,它与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使用的氧细胞数量息息相关。研究发现,在精英自行车骑手和跑步运动员中,与身体素质较低相关的一种基因变体出现频率低于普通人群。
一系列研究让人们认识到,母亲在遗传这个基因和其他基因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发现,与将父亲考虑在内相比,单凭母亲的锻炼能力就可以更好地预测孩子的运动能力。
但是,与其问父母哪方贡献了更多的基因,还不如问哪个父母的基因贡献更多。查拉拿保斯称,我们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表面差异大多不是由于基因本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DNA上的许多化学“开关”,它们告诉我们的身体哪些部分可以解读并转化为蛋白质,哪些可以忽略。查拉拿保斯说:“人与人之间天生就存在着基因差异,而不仅仅是基因序列的差异。”
在被称为“印记”(imprinting)的现象中,这些“开关”完全关闭了某些基因,但只有当它们来自特定的父母时才会关闭。所谓的“印记”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 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
这些模式代代相传。例如,如果‘A’基因是父系印记的,那么来自母亲的基因总是有效,而来自父亲的基因则永远无效。2012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大多数研究表明,人体内有100到200个印记基因,但有些研究表明,可能还有更多。这些基因在大脑和胎盘中特别重要。
关于“印记”是否会使基因表达偏向于父母中的某一方,科学家们对此存在些分歧。英国巴斯大学的遗传学家安德鲁·沃德(Andrew Ward)说,有证据表明,母系和父系的印记基因数量相似。他说:“在印记基因所负责的特征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可能更像父母中的一方。”
换句话说,印记可能会影响某些特征,从我们的体型到睡眠、记忆等。但由于印记发生在相对较少的基因上,而且这些基因很可能在父母之间保持平衡,为此印记不会决定你是否与父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但在老鼠身上的研究确实表明,在这方面可能存在些有利于父亲的不平衡。2015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印记基因在母系方面保持沉默而在父系方面活跃的可能性,是在父系方面保持沉默而在母系方面表现活跃的可能性的1.5倍。在大脑中,大多数印记基因在来自父亲时表现活跃,而胎盘的情况正好相反。然而,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不平衡发生在人类身上。
但是,即使印记基因偏向父母的某一方,也不一定会让孩子与偏向的那一方更相似。美国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的基因组生物学家爱德华(Edward Chuong)说:“毕竟,活跃在孩子体内的印记基因在父母身上可能是沉默的。你可以说自己的某种基因表达归功于父母,但要说它与父母哪一方更相似则非常复杂。”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祝愿孩子阳光成长的话
有了科大讯飞翻译笔,孩子英语学习问题不用愁
结婚多久不生孩子才是不孕不育,结婚多久不怀孕
737个孩子挤4辆车 家长反映无人理
天赋基因检测“无所不能”?专家:别迷信检测结果
精华版“灯塔工厂”落户衡阳!孩子们都能看懂的智能制造
宫颈糜烂多久会不孕不育,宫颈糜烂多久可以要孩子
转型路上冲在 前!北京电信员工传承红色电信基因
全方位为孩子充能 联想打印机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多久要不上孩子算不孕不育,多久不打算要孩子适合上环
多久没孩子算不孕不育,多久没怀上算不孕
女子没有想豪华外子美基因13年间狂生7个孩童 高颜值冷艳世人
一元打call聆听山区孩子诗意解说花草,QQ浏览器
扬州旅游警察带大别山的孩子们“云游”瘦西湖
基因测序仪国产替代领军企业——华大智造强势登陆科创板
孩子生日想发个朋友圈
研究发现:转基因真菌能将毒素传递给蚊子 死99%的疟疾蚊子
治疗不孕不育多久可以要孩子,不孕不育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
“催吐”已然形成产业链 孩子减肥亟须正确引导
掌门优课打造智能双师互动课堂,用心助力孩子增效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