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集中涌现。这些节目瞄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审美需求,以当代视角弘扬传统文化,受到广泛欢迎。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综艺节目要在文化传播、价值引导、公益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筑牢文化之基,保持时代触感,勾勒“从过去走向现在”的历史脉络,让传统文化“从现在走向未来”。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综艺节目的创作需要遵循两条基准线——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的特点与要求,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法和传播样式, 大限度引起观众共情和艺术共鸣;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延伸,让厚重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价值和鸣,继承精华,延伸内涵。
聚焦传统文化,凝结文化自信之“魂”。无论文字、诗歌、舞蹈,还是古籍、文物、建筑,这些留存千百年的文化印记,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艺术养分。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美学与专家解读融入创作,在传承中华文脉方面进行了创新表达。
赋予青春气息,塑造文化传播之“形”。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考验着综艺节目“转译”的功力。有的节目实现场景还原、现场复刻,有的节目拥抱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大众化、年轻化、时尚化的传播方式,极大提升了观看、参与、体验、互动的沉浸感。
传递时代精神,抒写文化创造之“新”。以益智类节目《国学小名士》 四季为例,节目不仅有典籍故事,还刻画出孟子善辩的鲜明特点,营造代入感;不仅引用经典,还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体现时代特点。当代语境讲述,内容联通古今,让节目妙趣横生,润物无声地传递经典的力量。
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在进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可谓时不我待、责无旁贷,理应新作为,发出 强音。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搭上新能源快车 这个赛道站上“风口”
苹果曝出严重安全漏洞 相当于给了黑客一把万能钥匙?
华为申请多项 5Green 商标
外贸大盘稳定增长:前8月同比增长10.1% 进出口“朋友圈”持续扩大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升级项目将入驻重庆两江新区 加速产能扩张
能源专家:氢能储能处于产业上升期 储热储能是一片蓝海
华为联合小米等完成 5G SA 终端切片端到端对接技
特斯拉推出Autopilot新功能: 先进辅助驾驶员技
新款显卡价格居高不下,发布两年的 GTX 1650 成为
《超有趣滑雪大会》全员为找雪皮皮互飙演技
养老金就将沉算补发退休职员高发1000元能否可行? 注意了
上美人尖+下刘海设计!夏普R2 Compact发布:骁龙
从腾落指数探究股市大势
南京银行回应:代理村镇银行清算业务只是作为资金清算通道 “爆雷”、“取不了款”为虚假信息
20周年感恩回馈 新浪白万现金征集网友故事
天猫精灵化身双11猫晚AI考官,给Angelababy、黄渤出
AutoX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对公众开放试运营
一则传闻引发医美板块大跌 相关公司紧急回应
蜻蜓 FM 完成新一轮融资 中文在线领投,小米、瑞
日本为啥没有新的“经营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