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作为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8日在厦门正式签订。协议提出,至2015年厦漳泉初步实现同城化。省长苏树林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省领导梁绮萍、于伟国、王美香、叶双瑜、张志南出席了签字仪式。厦门市市长刘可清、漳州市市长吴洪芹、泉州市代市长黄少萍分别代表三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苏树林:推进同城化建设,首先要研究“不同”
苏树林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今天的签字仪式是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福建先行先试的具体体现。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省委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海西《规划》、我省“十二五”规划和海西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也是三个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对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三群”联动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和优化海西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推进同城化建设,首先要研究“不同”,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突出优势,彰显特点, 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要统筹规划,坚持高水平谋划、高标准设计,放开思路、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重要专项规划;要统筹建设,按照共同的建设目标,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品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统筹发展,根据不同区域定位摆放项目、布局产业,推进城市科学发展;要统筹管理,管理优先,统一管理理念、模式和标准,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区域竞争力。
厦漳泉大都市区规划11月底完成编制
关于同城化发展目标,近期目标:至2012年,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重大同城化交通项目加快实施,若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成投入使用,部分领域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目标: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实现同城化联网,一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实现同城共用,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有效 ,资源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形成,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明晰,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关于同城化发展规划,协议要求,在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厦门市牵头,三市联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并抓紧运作,尽快编制完成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11月底完成;尽快启动编制综合交通、制造业、现代物流、旅游、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务、生态及环境保护等9个同城化专项规划或专题研究,力争2011年底完成。
同城化标志工程要率先启动
关于共同推进的事项,包括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合作共赢、基本公共服务合作、资源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十二类,涵盖综合交通、信息通讯、市政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金融服务、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与信用维护等各个层次的合作。
协议还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共同策划并推进同城化项目建设;尽快推进 一次党政联席会确定的18个同城化启动项目,对事关三市共同发展、条件成熟的项目,特别是交通、通讯、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批同城化标志性工程,要率先启动,加快推进。同时,要按照“抓龙头,铸链条”的要求,共同梳理三市产业发展脉络,加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引导产业项目合理布局和 发展,合力对接一批助推同城化发展的大项目、高端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