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鬼屋” 揭开它的前世今生

 头条123   2025-03-28 12:59   3324 人阅读  0 条评论
再探“鬼屋” 揭开它的前世今生

由于长期闲置,再加民间谣传,这座位于闹市中心的老屋渐渐被人称作“鬼屋”(俯瞰图)

黑暗的楼道,斑驳的墙壁,台阶上掉落的玫瑰

旧家具腐朽的气味弥漫在室内

□“尘封多年 九一街‘鬼屋’要开门”追踪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在泉州市区几乎人尽皆知的九一街“鬼屋”,将变身汉堡店(详见本报昨日A1版报道)。昨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成了当天 热门的话题,各大网站争相转载,网友们火热开聊。几十年来,“鬼屋”已经成了泉州人的经典记忆——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十多岁的孩童,不少人都有关于这座房子的传说。

  然而,这座老宅是谁建的?谁曾在里面住过?它曾被称为文化宫一带“ 洋气的小洋楼”,以豪华著称,缘何变成如今阴暗、幽冷的空房子?更有甚者,一商界人士昨曝料,曾为租下这座宅子跑了不下10次而无果,“二十多年的空置,亏了至少千万”,这又是为什么?

  昨日,本报记者再探“鬼屋”,并与各方知情人士联系,试图揭开“鬼屋”的前世今生。

来历

  老洋楼是谁家的?这恐怕是很多人 想知道的事。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读者打进海都热线通968111,为我们揭开了这座老房子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位先生自称是在“鬼屋”旁边长大的,对这座房子甚为熟悉。

南洋华侨 为母亲养老所建

  “建楼的是一位华侨,姓蔡,听说老家是石狮衙口的。”这位先生说,这座三层小洋楼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蔡先生建来给母亲养老的。考虑到生活便利等原因,他就将新屋选址在了泉州。那个年代的九一街,并不像现在这般繁华,还属于比较偏僻的地段。“这块地方原本是附近一户人家闲置的祖厝,蔡先生花前买了下来,全部重建。”许是久居海外,房子建成了洋楼式样, 了海外的建筑风格。况且,房子的建筑规模在这一带也是少有的,因此连承建单位请的都是大公司。

  洋楼建好以后,主要是蔡先生的母亲在住,还有保姆、蔡家几个亲戚等陪伴左右。“房子这么大,就住了那么几个人,让人感觉很空旷、人气不旺。蔡先生很少回泉州,一两年才回来一次。”在这位先生的记忆中,房子里住的人跟邻居来往不多,再后来,老太太年岁渐大,出门更少。

老太太过世后曾开价11万转卖

  该先生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蔡家老太太过世,房子开始闲置。原本就空旷的楼房,连屋里的灯火都灭了,自然更显阴暗。

  “老太太过世不久后,蔡家人曾经开价要卖,但估计是价前太高,没人买得起!”据介绍,当年开出的价格是11万元,以当时一个月几十块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算,11万元相当于如今的一千多万元。后来,泉州市旅游局曾在这里办过公,租了好几年。再后来,听说消防和部队也都曾在里面短暂住过。还有知情人士介绍,前几年这座房子还曾借给蔡家亲戚做过几年的铝合金生意。“可能是时而有人住,时而又没人,才会引来那么多传言和猜测吧。”有人揣测道。

  据介绍,目前的房主应该是当初建屋的蔡老先生的儿子,如今约有60岁左右,常年在香港。而这座老宅子的出租等相关事宜,则委托了在泉州的一些亲朋。

观点

  说起租下这座房子的感受,即将开张的汉堡店有关人士表示,相对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租金“很优惠”。而据业内人士估算,这座房子空置多年未曾出租,房主损失至少千万。但是,房主为什么要让它闲置呢?

租楼商家: 钟爱老屋的“味道” 租金很实惠

  昨晚,记者再次与近日租下“鬼屋”的商家取得联系。对于“‘鬼屋’将改汉堡店”这一消息引起的热烈反响,商家相关人士表示很惊讶。据该人士透露,他们的租房合同,是与屋主或者合法授权人签订的。整栋楼房共三层,房屋面积约有六七百平方米。将来,营业面积主要是一楼,而其他地方可能作为员工培训教室等场所。

  “我们很珍惜这座老宅的历史文化价值!”该人士称,这座房子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独特的味道和比较浓厚的历史文化,这也正是他们看中这老宅的原因所在。至于租金,他称不方便透露,只是说“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相比,我们觉得很优惠”。

业界人士:这些年一直空置 屋主损失近千万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42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文章  关键词:再探“鬼屋” 揭开它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