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条路灯未移交街巷道路示意图 炎平/制图
路灯不亮,市区天后北路靠车灯照明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这半个月来,路灯不亮,家人都不太敢出门,很担心被车撞倒。”家住泉州市区旧车站附近的市民吴先生,每每还要替附近学校的中学生们捏把汗:晚自习下课后,学生们大都要经过旧车站附近的东鲁路、天后北路回家,路灯不亮使学生们走路心慌慌。
为什么东鲁路、天后北路的路灯成摆设?记者一番打听才知道,原因是东鲁路和天后北路翻新后,还未向建设部门移交,这次是因为工程指挥部没及时缴电费,路灯用电被停了。
与东鲁路、天后北路这种按文件规定要移交,却又因为维护资金等原因,没能移交落实的街巷道路,在中心市区的就有24条。
【现场体验】夜行举步维艰 店面被迫提前打烊
半个多月来,市区旧车站附近的东鲁路、天后北路,路灯全部没亮,整条弯曲、狭长的道路陷入一片漆黑。提起这事,市民吴先生抱怨不已。半个多月来,一到夜晚,他和家人几乎不出门。
24日上午,记者沿着涂门街旁的东鲁路骑车,看见从灵慈街(涂门后街)路口至旧车站路口,长约350米的东鲁路,路上只有单侧路灯,共有12根;而旧车站路口至义全街路口的天后北路,长约300米,共有10根单侧路灯。
24日晚,记者再次到现场,发现东鲁路和天后北路路面上没有一盏路灯亮。在涂门街路口至城市假日酒店的东鲁路上,由于有商店灯光的映照,还依稀能看见路面状况。从东鲁路城市假日酒店往旧车站方向,行至义全街路口的天后北路,约十多米宽的蜿蜒路面异常昏暗,距离五六米以内的人、电动车能看见模糊的身影,五六米开外就基本看不清。
特别是在旧车站旁东鲁路与天后北路以民权路交界的三岔路口,过往车辆拐弯时,基本看不清前方的情况。在旧车站门口处,骑电动车的记者打算掉头转弯时,不时有车辆快速驶过,记者不得不急忙后退, 后到义全街路口掉头。
在附近上班的史先生说,旧车站附近道路弯曲又狭窄,路灯不亮使路面异常昏暗,经常会有行人被车辆撞上,“ 近一到晚上,我就不敢走旧车站的道路,常常是往涂门街走,多绕了很多路。”由于路灯不亮,东鲁路和天后北路的店面也都早早关门,在晚上7点多已关得只剩下两三家。
【部门说法】路灯未移交未缴电费被停电半个月
25日,记者从鲤城区建设局城建科得知,东鲁路和天后北路翻新后,还未向建设部门移交,至今仍属原先名城建设指挥部。城建科工作人员称,因为没有人向他们移交,所以他们没有路灯电缆图纸、变电箱钥匙,无从维护路灯。
随后,记者经过多方查询,才从泉州市政府2009年发布的一份通知看到,名城建设指挥部曾挂靠在泉州市建设局。在泉州市建设局城建科,记者才电话联系上了名城建设指挥部一位姓李的负责人。
这名李姓负责人介绍,东鲁路和天后北路均是2006年年底进行翻新改造,至今已经过去快5年了,路灯也是当时的配套设施。路面翻新后,手续办理齐全,曾经向鲤城区建设局提过要移交,但估计是因为维护资金的事情, 后迟迟没有移交。“5年来,两条路的路灯都是我安排人员在维护,电费也都是我这边在缴,这次是因为没及时缴电费,路灯用电才被停了”。
对此说法,鲤城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则称,从未接到李先生的移交申请。如果名城建设指挥部愿意向他们移交路灯,只要提供完整的手续,他们愿意尽快办理好移交工作。
昨日,名城建设指挥部的李先生已安排工作人员,到市政工程管理处查找东鲁路和天后北路的相关手续和资料,并到鲤城区建设局了解所需的资料。李先生表示,由于相关的资料很多,预计下周三左右才能到鲤城区建设局办理移交手续。
【意外发现】两年前发文 24条路仍没移交
调查中,记者又意外了解到,像东鲁路和天后北路这样没进行移交的道路,在泉州中心市区共有24条道路。
其中,有13条道路仍属市政部门管理,还未向鲤城与丰泽的建设部门移交,还有2条是建设指挥部门未向市政部门移交,另外还有7条道路像东鲁路一样,或属于临时性的建设指挥部负责,或者就干脆找不到负责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