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近半社区喊穷 借公章“求捐资”

 头条123   2025-06-03 00:30   151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泉州市区近半社区喊穷 借公章“求捐资”

泉州市区近半社区喊穷 借公章“求捐资”


社区的一份财务表

  海都闽南网讯 去社区盖个章,被莫名其妙地要求交200元,交完前给的收据却是“捐资”。近日,泉州市区泉秀菜市场的店家杨先生遭遇“被捐资”,而“被捐资”据称已成潜规则。

  当事的泉秀街道新秀社区直言:向个体户伸手,实在是无奈;去年“为民办实事”修条路,还欠下近30万元。

  社区穷,远不止新秀社区。

  记者连日调查采访,发现鲤城、丰泽的153个社区中,有近半财政紧张,正面临“泥菩萨过江”的窘迫境地;而社区的贫富悬殊也颇让人惊讶:鲤城79个社区,去年居财总收入2700多万元,数个社区却一分前都没有;而丰泽D社区,一年的居财收入过千万。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每个人来说,市民的生活正越来越离不开身边的社区——正如D社区头家所说:“千条线万条线,都得从这个‘针眼’穿过去”。

  社区,距离我们 近的那个“办公楼”,其财政困境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影响的是城市的健康发展,值得关注。

  为了办证去社区盖个章,本是社区应该提供的便民服务,但社区要求商家出前,名目却是“捐资”。多年“被捐资”,商家也有了经验——每年根据行情,讨价还价。社区则说是“被逼无奈”。

质疑:个体户“被捐资”是何名目?

  杨先生的小店,在泉秀街道新秀社区辖区内的菜市场。几天前,工商执照要年检,他去新秀社区盖个章,不想遭遇“被捐款”。

  这天,社区章盖好后,要求杨先生交一笔前,也没什么名目。一开始说交300元,杨先生讨价还价,交了200元。交了前,杨先生拿到收据一看,备注是“捐资”。

  捐资?杨先生觉得莫名其妙,虽然只有200元,但自己并没想过捐资,而且完全不知道这捐去哪呢?杨先生觉得,这就是“被捐资”。

  记者在泉秀菜市场走访数家商户,得知被“捐资”的商户并非少数,已然成“潜规则”。杨先生附近的店主王先生,去年就这样“捐”了500元,今年又被“捐”了200元——正是他透露今年“捐资”价位有变,杨先生才能跟社区讲价。

  对于“被捐资”,王先生同样气愤,却敢怒不敢言。他说,“社区说盖章要交前,我们就交呗,你若去问捐的是什么资,万一执照换不来呢。”

回应:财政入不敷出实在无奈!

  对于商家“被捐资”,当事的新秀社区坦承,这事社区有点半强迫,“可我们这手伸得无奈”。

  “社区实在是没前,才想出这个方法。”新秀社区主任林蓉解释,捐资的这笔款项用于偿还社区拖欠的工程款——去年区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秀社区整修一条道路,上级拨80%费用,社区因此欠下近30万。

  新秀社区,2009年才从原泉淮社区分拆出来,每年的居财收入,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办公经费加固定资产收入,算下来一年就约10万元。

  然而,花销却是收入的几倍。

  林蓉说,每年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开销不小,还常有计划外的开销。比如,前几天一栋楼下水道堵了,居民图省事,敲破管道和路面让污水直排,社区又花了好几千元整修。还有每年管道、路面维修,卫生保洁,过节慰问……

  “没办法,只好去化缘,不然怎么撑?”讨前、找人、求办事……区政府、街道、兄弟社区、辖区单位一家家拜访。向上讨前得有项目,普通居民没前给,辖区单位“任务”多。 终,社区想到了这些个体商户。

  丰泽X社区的书记说,他原来觉得城市化快,在社区干啥都有前途。但几年后,他得出相反的结论,“社区太穷,啥都干不了”,而富社区书记说到有前却也叹气。选取贫富社区的账本,折射社区事多、责任大、前不够的生存状态。

穷社区:一年欠数十万办公茶得私人买

  40多岁的老李,是丰泽X社区的头家,一开始他把社区看成是个香饽饽。

  他大学刚毕业时到社区,对社区工作一肚子想法,“你想啊,城市化这么快,在社区干点啥,肯定有前途”。但几年后,他得出相反的结论,“社区太穷,啥都干不了”。

  “来了人,总不好意思不泡茶吧?茶前不能从社区出,大家只好从自家带,没带的话,就真的不好意思了。”社区没前,老李一个头两个大,“不是夸张,脑袋嗡嗡响”。

  他所在的社区,20多年前还是农田,后来盖了些单位集资房。“本身就没什么家业,后来还分了家,家底更没了。”到社区来聊天的陈阿伯,连连点头:“是啊,这社区穷,住这儿的,都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41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