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测水平全国领先,数值总体令人满意,国标出台后将向市民公布监测数据
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及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厦门PM2.5的主要来源
(记者王元晖)这几天横扫华北的大雾,又一次将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PM2.5清晰地推向了人们的视野。PM2.5是什么?相信不少市民已经了解。不过,很多人也许还“蒙在鼓里”的是——早在一年多之前,我市已经“低调”地盯上了PM2.5。
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五分钟从监测子站传回来的各项数据,其中就包括了PM2.5。记者昨日在这里获悉,从去年开始,我市有两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已开始了对PM2.5的监测工作。厦门是福建省惟一,同时也是全国少数几个涉足PM2.5监测的城市。
监测范围明年覆盖全市
环保专家介绍,我国目前计入API(即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为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而灰霾的主因——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2.5”并没有纳入监控体系。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表示,去年,厦门被确认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试点监测城市之一,从那时起,我市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10微米以下可吸入颗粒物)的“老三样”监测,进入到增加PM2.5细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苯并芘等“全分析”监测阶段。
“在目前我市的4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中,已经有2个开展了PM2.5的监测工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庄马展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从明年开始,厦门全市共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都将着手实施PM2.5监测。届时,厦门对PM2.5的监测将覆盖到全市范围。
数据公布有待国标出台
PM2.5在厦门空气中的任何一次变化,都受到我市环境监测人员的“默默”监控。至于市民何时能够看到这些监测数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昨天表示,目前暂无时间表,一旦将来国标出台,我市将很快向市民公布监测数据。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国内其他的大部分城市,厦门PM2.5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已经走在了前列。
PM2.5主要来源有三种
许多市民可能还没有忘记,去年3月下旬,弥漫在我市空气里的呛人黄尘——来自北方的沙尘暴,让去年厦门史上有了2天的“重度污染”天气。排除这一无可抗拒的“外来因素”,去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还是高达97.5%。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对于其他城市,生活在厦门,是幸福的。据透露,从目前厦门对PM2.5的监测结果来看,“PM2.5数值还是保持在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表示,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及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厦门PM2.5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与这三大污染的斗争方面,厦门所采取的措施无疑是十分有力的。
【小资料】
所谓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