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都闽南网讯 女婿风雨无阻为岳母送三餐,贫穷儿子逗乐九旬老母,11岁女孩“卖字”救肾衰竭的母亲,懂事孙子帮丧偶的爷爷登报征婚……当年这些感动了许多人的温陵十大孝,不知您是否还记得?
昨天,泉州市老龄办联合丰泽区老龄办,到丰泽区慰问4位曾获得 一、 二届温陵十大孝称号的代表,并为每位代表送上800元慰问金。明天,泉州市老龄办还将联合鲤城区老龄办,慰问鲤城区内的温陵十大孝代表。
报道的余温仍在,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孝婿谢马健
请保姆照料岳母 他仍然常往家里跑
听说大伙来慰问她的孝婿谢马健,原本躺着睡觉的吴走阿婆立马精神了起来,叫保姆杨阿姨扶她到客厅坐下,等着女婿过来。
虽然眼睛已经看不见,但听闻谢马健进门,吴阿婆左手很自然地一伸,便抓过了谢马健的手握在手里,满是依赖。
每日三餐给吴阿婆送餐,还要伺候智障的小舅子吃饭、大小便,谢马健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动了很多人。
虽说现在给吴阿婆请了保姆,谢马健还是要经常往家跑。“在附近发报纸,也要专门拐进来看一下。”杨阿姨说,家里的煤气、油米,都是谢马健载过来的,到现在他都还“雷打不动”为小舅子洗澡、剃头。
在吴阿婆的房间里,床上铺着电热毯,“去年刚买的”,谢马健说,怕老人太冷,以前就有买电热毯,用久了怕漏电,就给她换了新的。
杨阿姨说,现在老人身体不好,经常会闹脾气,只有谢马健过来时,才会安静。有时,吴阿婆会拉着她的手,念叨着,女婿人太好了,没有他,自己肯定活不到现在。
孝子陈秀格
家有孝子贤孙 全村 穷但幸福满格
陈秀格的家,在泉州市区北峰街道群峰社区,两层砖房,还没走进他家,便能听到陈秀格热情的招呼声和洪秧阿婆爽朗的笑声。简单的桌椅,一台小电视,家里没有过多的装饰。
除了眼睛不太好,年近90的洪阿婆仍是红光满面。一个月几百块的拉煤前,陈秀格和妻子能省则省,但对母亲洪阿婆却一点都不含糊,经常都买鱼虾肉给老人吃。
榜样在前,陈秀格23岁的儿子陈秋龙是个孝子贤孙。他在外打工,每天往家打一通电话问候老人,每月也总要从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两百块前孝敬老人。
这是全村 穷的一家,但他们的幸福却满格。“自己孝顺长辈,本来也是给孩子树个榜样”陈秀格说,看儿子现在这么乖,他觉得很欣慰。
孝女曾丽芬
当年小姑娘 如今已上了医高专
救母心不改2002年,陈英患上肾病,而后病情恶化,由2007年的肾衰竭变为次年的尿毒症,医生称必须换肾。
可面对20多万的高额手术费,懂事的女儿丽芬,11岁稚嫩的小脸上挂着眼泪,说要卖自己的字救妈妈。小丽芬救母孝心感动了社会各界,也顺利筹得了爱心款,让母亲陈英在2008年换肾成功,救回了病母。
现在的陈英,比起几年前得病时的样子,精神了许多,“恢复得差不多了”陈英说。
“刚去老年大学忙了一上午,她回来倒头就睡了。”陈英说,快过春节了,女儿丽芬正帮老年大学写春联。
丽芬的书法现在越来越好,但她却从不参加比赛,“我只把它当成自己的兴趣”,已经16岁的丽芬,现在泉州医高专读书。
“成绩平平,但只要孩子懂事,就很好了”,陈英说,如果没有女儿,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换成现在,我还是会这么做”,谈起那时的自己,丽芬有些不好意思,但说起救母亲,语气依然坚决。
孝孙苏福龙
曾登报帮爷爷征婚 赞“现奶奶”跳舞棒
奶奶去世,孙子苏福龙看爷爷苏温松一天天消沉,就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登报帮爷爷征婚。
十几年过去,看着爷爷和现在老伴许秀坠阿婆笑口常开,苏福龙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整洁的小套房,桌上摆满了水果,还有一只小狗在一旁闹腾,老苏和许阿婆的家看起来十分温馨。虽然没有和子女住一起,但老两口一点都不寂寞。儿孙们隔三差五就来看望,担任过几届东湖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的老苏,还参加不少老年活动。
“婆婆比较低调。”苏福龙笑说,许阿婆跳舞很厉害,在老人协会里可是出了名的。
“每次许阿婆去跳舞,都是老苏骑着自行车载过去的”,邻居说,许阿婆会跳舞,老苏爱唱歌,两人琴瑟和鸣,看起来很和谐。(本网记者 郑慧雅 谢向明)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