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都闽南网讯 “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就在前日的花朝节,一行人浩浩荡荡,身着汉服,在市区的八卦楼、文庙、中山公园异常夺目,其中,就有漳州汉服群群主王晓岚的身影。
这次的踏青、赏红、拍照……本以为有些难度,因为汉服寄到漳州时距离花朝节就没几天了,不过一切都很顺利,王晓岚也如愿以偿了,当然,这还真多亏了热心读者和汉服爱好者的“鼎力相助”,纷纷出谋又划策(本报3月2日、3日曾作连续报道)。
而流经这 48站的漳州后,汉服去向何方?王晓岚说,一般汉服漂流到一个地方,可以逗留一周,但她还不知道下一站是去哪儿,要等汉服漂流活动官方群群主的通知。
八卦楼前 四美人着汉服亮相
这次的花朝节赏花活动,原本暂定在市区的九龙公园,但前日漳州汉服群的网友们又反复讨论, 后觉得还是去八卦楼、文庙等,有历史沉淀的文化古迹走一趟,再去公园赏花较好。因此活动地点 后变更为八卦楼、文庙、中山公园。
当天下午1点,漳州汉服群的汉服爱好者陆续来到八卦楼集中。王晓岚和网友“橄榄”两人还带来了裁剪好的五色彩纸,上面有的写着桃花、水仙花等花名,也有的写着咏花的诗句。原来花朝节还有将五色彩纸用红绳悬挂枝头“赏红”的习俗。
晓岚穿着汉服漂流活动提供的袄裙,这套袄裙是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服制作的。“橄榄”则穿了套唐朝盛行的齐胸襦裙,头发盘成在一侧,再插上簪子,俨然是个唐朝美女。“玲珑”带来了一套粉色的齐腰襦裙,半臂、披帛,配套齐全,现场演示穿衣过程。这套襦裙是“玲珑”从网上找来汉服的制版,一一描到纸板上,再由“玲珑”妈妈亲手制作的。作为群里 小的一员,95年生的“栗子”穿了一身对襟齐腰襦裙,上衣肩膀及背后衣领处绘着精致的莲花纹饰,这莲花纹饰还是栗子同学自己绘上去的。
多才多艺的四大古典美女,外加两位前来围观的美女,及一众拎包哥及摄影哥,在八卦楼完成汉服漂流活动的首站拍摄后,一行十余人沿着新华北路,修文东路,步行向文庙前进。
文庙孔像 台湾游客围观求合影
这身行头,回头率是100%。面对周围人好奇的目光,汉服群的汉服爱好们坦然行来。“大家一起走,其实也没什么。再说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栗子这还是 一次穿着汉服在街头走。刚开始还有点紧张,不过走着走着,也就放松了。
来到文庙,汉服美女们在孔子像前,作揖拜圣人。前来参观的台湾屏东县潮州镇进香团的游客好奇询问,“你们是在做什么?”“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
“今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我们穿汉服一起出来踏青赏花。”美女们不遗余力宣传传统文化,游客们恍然大悟,回头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求合影。
进香团的游客刚走,又来了个台湾新北市的旅游团,队伍更庞大,美女们一边满足他们的合影要求,又一遍的向他们介绍花朝节、汉族传统文化。
当得知美女们身上穿的是汉服,和服、韩服都有汉服的影子时,一位年轻的妈妈详细问起每件汉服的款式。“我要拍回去告诉我女儿,还要传到facebook上,让大家都看看。”
中山公园 枝头悬花笺“赏红”
离开文庙,众人往中山公园前行,开始花朝节的重头戏,踏青赏红。
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是汉族传统节日花朝节,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悬挂花枝上,称为“赏红”。
美女们动手将写了花名和咏花诗词的五彩花笺绑到树梢枝头,完成花朝节的“赏红”习俗。
一群古装美女,公园枝头悬花笺。这立马又引来不少人围观拍照,又是一番解释。
“他们是唱戏的吧”?一位好奇的大叔还特地叫住要求证。美女们耐心解释,“我们身上穿的是汉服,不是戏服。今天花朝节,我们穿汉服出来踏青赏花。”听了解释,大多数人总是疑惑的“噢”一声,甚至还有年轻人将花朝节听成化妆节。
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女们显得有点无奈。
□漳州汉服群体的兴起
2003年11月22日,网名“壮志凌云”的郑州人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成为 一个身穿汉服公开走上街头的人。此事经媒体大量报道后,吸引许多人开始关注汉服。这股被称为汉服复兴运动的活动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在北京、南京等城市,有不少汉服民间社团组织,他们在公众场所穿着汉服、祭拜先烈、传统成人礼(笄礼、冠礼)、参加武术比赛、庆祝传统节日、婚礼、举办知识竞赛、进行汉服宣传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