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APP刘迪:医美4.0下半场是技术美学之争

 头条123   2024-09-12 07:13   1108 人阅读  0 条评论
更美APP刘迪:医美4.0下半场是技术美学之争

  提到美学,人们总会不自觉的与艺术和人文相挂钩。现代美学起源于西方, 早由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提出。1735年,鲍姆嘉通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到“aesthetic”(美学),指出事物分为“可感知的”与“可理解的”。欧洲的启蒙运动不仅是思想上的再次解放,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和感知美对技术革新有着启迪意义。

  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中,不存在美学的概念,但是却有也有着意境这样的词汇,在诗经中,也不乏对爱情的歌颂和对美的敬仰。由于近代战争的侵扰,中国的美学研究在本就缺少体系化输出的情况下还出现了空前断档。

  改革开放以后,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也就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诉求。医美行业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21世纪的前十年,韩系整形的风潮也在国内流行起来,锥子脸、小翘鼻成了风尚。同样的整形方向让每个用户都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但是这真的是美吗?

   近几年,人们对于锥子脸、欧式大双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审美疲劳,甚至更新出了“蛇精脸”的称呼。曾经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精致长相的偶像团体热度也有了明显下降。自然风长相的偶像正在受到追捧,Blackpink里Jennie、目前《青春有你》里很火的虞书欣都是代表。

  随着新兴消费群体对个性化和自然美的好感度,新的时尚的风潮已经崛起,这一点在医美行业中的表现就更加明显。

  根据数据显示,强调个性化整形的日本在全球的医美市场份额中占据了7.2%左右。印象中的整形大国韩国则远远落后,并且目前来看,韩国当红的艺人在脸型上都有着清晰的区别,与过去有着天差地别。在我看来,任何时代的女性都有不同的时尚风潮,在这个风潮中也有鲜明的个性化诉求。

  只有紧紧的抓住甚至预测时尚的风潮,才能在医美行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互联网医美下半场是技术美学之争

  更美是一家致力于通过技术让用户变美的创业公司。七年前,我在创业的时候一直在想,一家具有合理商业模式的移动医疗公司应该做什么?

  更美做的 一步是让价格和医生上网——search+4G。正是通过将医美上网,才有了医生在线问诊,产品全网统一价格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填平了用户和医生间的信息鸿沟。如今,我们成功的帮助到了用户,这令我们很欣喜,但是,欣喜之余我们发现,由于缺少对美的概念,用户很难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选择到 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并且随着韩系整形的流行,越来越多的趋同面孔正在表明我们仍旧缺乏对美的认知,也缺少对消费者的认知。

  随着新型消费群体步入市场为整个行业消费需求带来了进一步变革,年轻一代在自我认知上的肯定让他们不再迷信单一的标准化美学。

  对于更美而言,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的更迭意味着想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将更为先进的技术引入行业,为消费者与机构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功能与服务。更美AI推出的初衷也正是基于此。

  “更美AI”依托于更美数年来的海量人像大数据、医美整形项目图像大数据,辅以更美在医美领域积累的专业美学知识与经验,通过先进的AI核心技术,打造更美AI大脑。

  通过AI技术分析人脸图像的各种生物特征,如皱纹、轮廓等,从用户的个性化风格诉求出发,自动智能的提供整形美容解决方案,AI不仅可以对用户的脸型做出针对分析,还会自主学习更新潮流趋势,实现与时俱进,预测和引领潮流也成了可以完成的事。

  透过机器的自主学习与数据端的模拟,从而达到用户需求的反向定制。在变美这件事上,我们不仅比用户更专业,我们甚至可以比他们想的更早。

  让机器理解中式美学,让行业获得美

  我们评价美丑时自然要懂得什么是美,自然就会需要美学。“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但是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看似是一则心灵鸡汤,但是实际上却包含着现代美学的精髓。

  但是事实上,美学从来都是距离普通人很远的东西,在关心柴米油盐的同时,人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美这件抽象事物上,审美能力也就无从提高。就像在苹果手机出现之前,我们很多人并不了解极简主义。

  在AI出现之后,审美能力的提升已经完全可以通过借助技术完成。

  对于用户而言,系统化的学习美学和审美是不可能的事,通常他们都会尊重咨询师的意见。在用户眼中,咨询师就是审美的评判标准,但是事实上,医美行业的咨询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99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