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走进贵州爱心助学昨收爱心款3900元

 头条123   2025-01-12 23:15   2355 人阅读  0 条评论
闽南网走进贵州爱心助学昨收爱心款3900元

  “竟然连书包都没有,真没有想到那边的孩子会那么苦。”昨日起,本报推出“走进贵州爱心助学”特别策划后,惠安崇武的陈先生,触动颇多,通过转账的方式,向本报汇来300元爱心款。

抱着志愿者老潘联系企业捐赠的新书包,定八小学的小


抱着志愿者老潘联系企业捐赠的新书包,定八小学的小梅笑了

贺云华老师


贺云华老师

  爱心没有停步,捐款捐物的电话响个不停。泉州后渚边防派出所主动联系本报,说要联系辖区企业,捐助100套童装和100个书包,为贵州孩子们送上一份“六一”大礼。

  即日起,本报还将刊登助学日记,走访当地小学,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希望通过特派记者的脚步,让孩子们得到一份礼物,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爱心·反响】

后渚边防所联系企业捐物资

  弄团小学20多名孩子艰难的求学处境,让泉州后渚边防所的官兵们动容。昨天,看了本报报道后,该所官兵与辖区内的企业取得了联系。

  泉州昌益服饰有限公司胡宝梅总经理,获悉弄团小学的困境后,对20多名孩子很是心疼,随即表示愿意捐助100套童装(50套男装,50套女装)。“六一快到了,这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希望他们穿上新衣,能好好学习。”

  “我只有衣物,我的一个老朋友是做书包的,说不定他也能帮帮忙。”胡宝梅在吩咐工人筹备衣物的同时,还想到他们可能还需要个书包。

  胡宝梅所说的老朋友,是泉州市卡嘟嘟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光洋。听说是为山区孩子献爱心,秦董事长当即表示要捐赠100个书包。“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背上新书包,一定很好看。”胡宝梅开心地说道。

  预计,这批物资明日便可备齐。

爱心不停步市民捐款建教室

  弄团小学的孩子竟然连书包都没见过,这一切令读者触动。

  家住惠安崇武的陈先生,昨天就通过手机转账,向本报爱心账户汇了300元爱心款。“孩子们太苦了,相对比,我们孩子的条件好太多了”,陈先生说,他还会号召身边的朋友一起捐助,“希望善款早点凑齐,给孩子们盖个好教室,让他们能够专心读书”。

  “我要捐款为他们盖教室,我捐5000块前,明天给你们汇过去。”昨天晚上,爱心市民杨女士打来电话。在她看来,爱心教室需要5万块,只要10个人,这个教室差不多就能建起来了。杨女士说,西部孩子的困难,自己很早就关注了,一直没合适机会帮忙。因为看了本报的爱心报道后,便决定也来添砖添瓦,出一份力。

  晋江百变宝贝鞋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表示,愿意捐赠两箱48双鞋子,预计今日可备齐。

  泉州打工的欧阳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表示他想捐助一名小朋友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截至昨晚7时15分,爱心账户共收到12笔爱心款,总计3900元。

【弄团·特写】

贺老师的坚守:“一个都别少”

  作为弄团小学唯一的老师,在贺云华心中, 难过的不是这里学习环境有多差,而是昨天还在课堂上的学生,今天就不上学了。

  班里有一名孩子叫兰新胜,是贺云华 看中的。贺云华回忆,记得孩子被带走的那一天,孩子父亲说:“读得差不多就行,不能升学,不能当官”。“可读书并不一定要当官”,还没等他说完,孩子家长已不耐烦地走了。“在这里,因为没有户口,很多孩子无法升学,要么在家里继续干农活要么嫁人。”贺云华指着一名刚路过的女孩小兰说,不久前她还在读书,成绩很好,如今只能呆在家里等着被嫁出去。“我希望我的学生学会算数,学会普通话后,可走出大山,哪怕到大山外打工见见世面”,贺云华伤心地说,这种要求,对于这个寨子的人们,都是遥不可及。

  所以他想改变,提高校舍环境,希望还有老师愿意来,鼓励更多孩子坚持读书。

  在弄团小学里,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在一起上课。贺云华想把他们分成两个班,建设两间教室和两间教师宿舍,接纳更多的孩子,为别的应聘老师和志愿者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会有老师愿意来。同时,他还想建一个厕所,他觉得因为学校在山顶,课间时,孩子们要跑到山坡上,抱着树干、躲在草丛里方便,但这一切,对这样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寨子来说,花销太大,根本无法筹集。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49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