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湿地上有好多可爱的水鸟,这么美丽的动物,我们应该尽 大努力去保护它们,让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近日,无锡市首个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无锡湿地生态科普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在结束参观后,来自锡师附小三年级的黄同学这样说道。
据了解,无锡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位于贡湖湾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科普馆、湿地原生态区、生物多样性观鸟区三个单元,是国家级太湖治理示范工程。无锡市湿地研究会专家团队为湿地多样性科普教育提供支撑,同时结合党建宣传配备专职讲解员,每年定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活动。寒假期间,科普馆与经开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展“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10余次,累计接待师生家长300余人,受到一致好评。
“无锡湿地生态科普馆主要展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集宣传、科普、教育于一体,同时也是湿地生态修复成果的展示窗口。”经开生态环境局办公室负责人齐滨介绍,科普馆改造升级之初,经开生态环境局便对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求,量身打造,并在建设过程中及时跟进,不断丰富内容,还邀请行业专家建言献策,为正式开馆做足准备。
馆内展陈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注重湿地展品的参与性、创新性、体验性。展陈形式以“声光电控”多样化呈现,不同展现方式呈现湿地生态场景效果,强调视觉、听觉、触觉元素应用,与湿地科普教育内容紧密 。馆内还设有多媒体活动室、湿地现场实验室,通过邀请湿地生态保护领域各专业的学者专家前来宣讲,传递专业的环保知识。实验室内常举办微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水境瓶制作、湿地植物观察及标本制作等活动,让参与者解锁科学保护湿地的环保技能,从而自发加入保护湿地的队伍之中。
科普馆所在地——贡湖湾湿地公园属于湿地原生态区,是太湖新城上游来水进入太湖之“肾”,有着重要的净化作用,也是无锡市湿地生态修复、太湖治理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在科普馆外的亲水步道上,参观者可以看湖面波光粼粼、水质清澈见底,听专家讲解生态保护知识,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天一色美景。
“贡湖湾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众多水鸟越冬,成为了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及白骨顶鸡等珍稀近危鸟类的停留和栖息地。”齐滨说,科普馆外不远处,便是贡湖湾观鸟平台和教育基地内鸟类科普观察亭,通过鸟类观察日记、绘画、拍照记录等方式,观察栖息和越冬水鸟动态,结合静态标本图片解说的形式,了解太湖流域常见的鸟类品种、生活习性及其与水环境变化的关系,让大家对湿地动物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亲密接触,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环境。
“生态科普馆就像天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教科书一样,不仅能让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还能激发大家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意识。对推动生态科技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有重要价值。”经开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林国平表示,作为经开生态环境局党建共建基地,下一步将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根据公众需求,利用好智能科普设施设备,使其成为无锡湿地生态科普教育中心、学生拓展知识的 二课堂。(笑语)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生态环境部:十年来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
春兴精工:全资子公司收到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生态环境部: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0%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已汇聚各类优秀成果4800多项
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总投资需求超6500亿元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全文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生态环境部:18个省份在13个流域探索开展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保护生态环境的句子
十年减碳路:排放强度下降超三成 生态环境部重申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态度坚定
昆明拟新增两个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部李高: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需要把握好五个坚持
生态环境部:以更高的标准、更务实的举措 加强对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系统谋划
生态环境部:十年来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6%
生态环境部:积极筹备COP15 二阶段会议 推动构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腾讯携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打造“低碳星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