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食物,如榴莲、臭豆腐、螺蛳粉常常被人们描述为“闻着臭、吃着香”,听起来很不合逻辑,但其实这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食物“闻着臭、吃着香”的现象与人们的嗅觉有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鼻前嗅觉是从鼻腔进入,直达鼻根的嗅觉细胞,就是“闻”到气味的过程。鼻后嗅觉是香气从口腔进入,通过口腔后部与鼻腔连通的管道,再到达嗅皮细胞,就是“吃”或“喝”到的过程,又叫口腔嗅觉。人们吃东西时,鼻后嗅觉远比鼻前嗅觉强烈,食物进入口腔后,随温度改变、充分咀嚼以及多种酶参与的化学反应,导致鼻前嗅觉和鼻后嗅觉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丰富了我们对于食物的感官体验。
具体到榴莲、臭豆腐和螺蛳粉而言,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但是这些食物的气味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负责榴莲味道基本元素的基因是硫化合物的挥发物,这些基因会在榴莲的成熟期被激活,比如二烯丙基三硫醚等。这些含硫类化合物具有刺鼻的味道,而同样含有硫物质的还有洋葱、大蒜、韭菜等,这就不难理解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忍受榴莲之“臭”味儿了。但是在榴莲的果皮和果肉中,还含有丰富的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让榴莲闻起来香香的,有一股多种水果混合的味道。
至于臭豆腐,豆腐本来只有豆腥味,没有臭味,但是经过发酵以后,豆腐中的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硫化物、吲哚等,而其中一部分含硫的氨基酸分解成硫化氢和氨,这就是臭豆腐臭味的来源。而臭豆腐吃起来香则是因为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具有鲜味的游离氨基酸,比如谷氨酸等。
而螺蛳粉散发出来的“臭味”并非来自螺蛳本身,而是螺蛳汤。螺蛳汤的主要成分是田螺或者江河中的小螺蛳,使得汤品很鲜,再加上经过发酵的酸笋的味道,就使得螺蛳粉有了如此独特的味道。而螺蛳粉的香味则主要来自酸笋中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以及其它配菜。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科普信息网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