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进入孩子“长个儿”黄金季,专家提醒,猛补钙、吃增高药是不科学的,合理膳食、坚持有效运动、保证良好睡眠、愉悦的心情和预防疾病才是“妙招”。此外,如果家长尽早为孩子介入身高监测和管理, 终身高比遗传身高有增加6.5厘米左右的潜能空间,甚至有可能突破遗传潜能。
长个儿误区不靠谱
多补钙、吃增高药……网传的一些“长个儿”方法是否靠谱?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专家、主任医师毛景霞表示,对于身高增长,医生不建议盲目吃增高药,尤其是成分不明的药物。有些“网红”药物看起来见效快,可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长得比较快,但药物中可能含有对孩子身体健康有害的成分,例如有些药物中含有雌 。雌 确实能够在短期内促进身高增长,但是同时骨龄也在“加速”增长, 终导致骨骼生长板提前闭合,那么生长空间就变小了,“通俗地说就是早发育了,别人能长14年,你可能只长12年、13年”。以损失骨龄来换取暂时的效果,终身高会受到影响,实在是得不偿失。
遗传之外还有6.5厘米潜能身高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成年后的平均身高为男性172.7厘米,女性160.6厘米。但调查显示,我国有30.8%的儿童身高处于中下或生长迟缓水平,54.2%的儿童当前身高水平还没有达到遗传身高。
事实上,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遗传身高”,处于发育期的孩子还有6.5厘米左右的身高生长潜能。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知名专家、主任医师毛景霞主任介绍: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70%,环境因素占30%。而遗传身高均值有一个大致的计算方法:女孩=(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2厘米)/2,男孩=(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2厘米)/2,这个数据也被称为靶身高。靶身高的基础上还有约加减6.5厘米左右的范围,主要是30%的环境因素起作用了,也就是说,一个遗传靶身高为160厘米的女孩,其终身高可能大约在153.5厘米至166.5厘米(当然,也有可能突破遗传潜力),差距非常之大,这也正是尽早对儿童进行身高管理的意义所在。
定期身高记录是必备
目前不少医疗机构都成立了相关门诊,就是对儿童身高进行定期监测和科学系统管理。建议有身高促进需求和对身高不满意的家长带儿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毛景霞主任强调,测量身高要尽量遵循“三同原则”,即每个月的同一时间,同一个人用同一把尺子进行测量,以减少偏差,这样,有利于准确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