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DEPDC5抑癌基因的失活促进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供图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 (郑莹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发布的消息,该所的王跃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相关转化医学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2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
依据病理学,人类的恶性肿瘤分为癌、肉瘤、白血病、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类型,每一类型肿瘤都有其特定的癌症基因。胃肠道间质瘤是 常见的肉瘤,它的主要癌症基因是一个名为KIT的癌基因。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庞裕智、谢飞飞等在王跃祥研究员的指导下,从生物学角度建立了一套胃肠道间质瘤驱动基因的研究体系,首次发现了间质瘤中,位于22号染色体的新型抑癌基因DEPDC5。研究人员还证明了编码蛋白DEPDC5能抑制间质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也就是说,当这个蛋白正常发挥功能时,可以阻止间质瘤的生长,但不幸的是,16.4%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这一蛋白由于其编码基因突变而处于失活状态。
该发现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一系列体外、体内实验,王跃祥团队发现,DEPDC5蛋白的失活会促进间质瘤的恶性进展,降低格列卫对间质瘤的治疗效果;相关分子机制和药理学实验提示,有DEPDC5缺陷的间质瘤患者应联合使用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和格列卫等靶向药。
此项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项目等的支持,也得到了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公共技术平台、动物平台,长征医院转化医学平台等的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07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信息网